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学科以航天器为主要研究对象,包括从临近空间的导弹、火箭、超高速飞行器,到深空探测器,从微纳卫星、小卫星等各类卫星,到载人飞船,空间站,月球车等。该学科包含航天工程系、卫星技术研究所和深空探测技术研究中心三个基层单位。招收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(0825)学术学位硕士和机械(0855)航空航天工程专业领域的专业学位硕士。
该学科起源于上世纪50年代,设有弹道导弹总体设计、飞行器结构强度、火箭发动机、飞行器生产工艺与制造四个专业,在国内最早开展空间飞行器研究和人才培养工作,截止1964年共为国家输送了包括刘竹生院士在内的500余名航天专业人才,文革期间本专业南迁,并入国防科技大学等其他高校。1978年恢复重建飞行力学硕士点,1995年获高校首个空间飞行器设计博士点,2002年飞行器设计获批国家重点二级学科,在学科评估中排名第二,2003年成为国家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单位。设有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。2022年入选第二批“双一流”建设学科。
本学科现有教师81人,教授37人,副教授31人,博士生导师48人。现有曹喜滨院士等中国工程院院士4人(双聘院士3人),国家级高层次人才6人,国家级青年人才3 人,其他人才17人。拥有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、1个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。荣获全国总工会“工人先锋号”、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等荣誉。
学科拥有快速响应小卫星应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、小卫星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技术中心、应急空间飞行器技术工业与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等,建有国内高校唯一的小卫星设计、仿真、测试、集成与试验环境,是2011宇航科学与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和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“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装置”建设的核心学科,获批“全国示范性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”。
学科主要研究方向为:飞行器系统设计,飞行动力学与控制,飞行器智能自主导航、制导与控制,深空飞行与着陆返回,飞行器一体化设计与仿真,复杂航天器动力学与控制,航天器空间环境效应及其对策,空天飞行器结构与防护。
2003年以来,学科共发射了20颗小卫星,包括我国高校第一颗自主研制的微小卫星“试验一号”,国内首颗由学生完全自主设计、研制与管控的纳卫星“紫丁香二号”,国际首创的星箭一体化飞行器“快舟”,国际首颗独立完成地月转移、近月制动、环月飞行的微卫星“龙江二号”等。近五年,本学科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/重点项目等国家级纵向课题520余项,参与探月工程与载人航天等国家重大专项工程科研任务,科研总经费近5亿元。曾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、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、省部级1等奖4项、其他省部级奖励8项,入选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3项,入选《中国航天白皮书》3项;12篇论文入选ESI工程学科高被引论文。
硕士毕业生主要到中国航天科技集团、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等科研院所,华为、中兴等大型企业就业,也可到麻省理工学院、加州理工大学、清华大学、浙江大学、上海交通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继续深造。
2022级必赢242net官网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学科共招收硕士生96人,其中提前录取推免生55人,统考录取41人。
拟接收航空航天类、力学类、自动化类、计算机类、信息类、机械类、能源类、材料类、数理类等相关专业的推免生和统考生。
即日起至全国推免服务系统开通前,我校将开通“哈工大接收推免生预报名系统”(登录我校研招办网站:http://yzb.hit.edu.cn或关注“必赢272net入口研招办”微信公众号),接受可取得推免资格的校内外推免生预报名。
联系人:黄老师 联系电话:13836010194